文:Vivianne Hung 法式人文音樂沙龍負責人

 

把握黃金時期建立絕對音感

  音感對於一個人接受音樂的敏銳度影響深遠。四至六歲是兒童建立絕對音感(absolute pitch)的黃金時期,因此也是讓孩子開始學習樂器的最佳年齡。維基百科將絕對音感定義為某種罕有的稟賦,其比例約僅萬分之一。但這是指未經訓練的情狀。事實上,只要在黃金年齡給予適當的鋼琴訓練,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琴八個月後建立起絕對音感。不過四歲半前的孩子,手指小肌肉發育可能還不充分,不妨先上團體律動課。此後可由鋼琴入手,開發孩子的音樂潛能。鋼琴對於音感、樂理觀念、感覺統合都有長效型的助益,更重要的是鋼琴的門檻比一般撥絃樂器(如烏克麗麗)來得高;透過日常練琴,無形中也在訓練孩子的定性和耐力。有了鋼琴基礎之後要轉學木管或絃樂器就非常容易了。

 

慎選啟蒙老師

  不過在啟蒙階段,老師本身的音樂素養將決定孩子對音樂的感覺,因此幫孩子挑選適當的音樂老師是成敗關鍵。坊間有許多非科班的音樂老師,他們通常不具絕對音感、無法聽出錯音、教學方法缺乏系統性、也不清楚演奏時肌肉運用的技巧(包括大小肌肉的運用、旋轉式與圓規式的繞行運動、不同樂派的觸鍵角度與風格),因此無法幫小孩調整手形與觸鍵方式。常見的狀況是:孩子的手形和觸鍵有問題卻未被糾正,以致彈到一個階段後完全「卡住」,最後不是放棄學琴,就是必須花更多時間改正手形。此外,非專業老師對樂理大多一知半解(包括和聲、對位、音樂史、曲式分析),他們只能教授技法,卻無法解釋其中的道理。混亂的樂理觀念會導致畸形的理解,這種速成方式只會抹煞兒童對音樂的整體感。

 

破除快樂學習的迷思

  學琴仰賴的不是暴虎馮河的勇氣,而是能為自己負責的態度,所以父母必須先讓孩子想清楚是否要學琴。一旦決定要學,就不能虎頭蛇尾。學琴過程中難免有挫折,父母最好不要常問小孩「你還要不要學」這類問題,因為這只會幫小孩逃避壓力。家長都希望孩子能「快樂學習」,但真正的「快樂」並非隨興、任性的輕鬆,而是努力不懈、日進有功的成就感。不妨在學琴之前就讓孩子知道,練琴會很辛苦,但也會帶來無與倫比的快樂。孩子會永遠記得學琴過程父母一路的陪伴,這將會是最美好的童年記憶。而一旦養成固定練琴的習慣,孩子就能夠樂在其中。到一個程度之後,孩子們通常已能沉浸在音樂最直接的純美世界裡,並以此取悅自己和身旁的人。這才是真正的「快樂學習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